管路灌溉有別於傳統,是現代化、具高效率的灌溉技術。較不受地形與氣候的影響,係直接以管路將灌溉用水輸送至農田,透過精準控制水量、澆灌時間與頻率,得以提升水資源利用率,有效降低極端氣候的衝擊。國內目前較廣泛運用的管路灌溉包含噴頭、微噴、穿孔管、滴水等類型,主要區別在於管路末端灌溉方法的不同。
1. 噴頭
適用於較大區域的農田範圍,其方式猶如人工降雨,利用壓力將水藉由噴頭均勻噴灑,運用於坡地地形可發揮最大效益,其出水形式為水滴狀或霧狀,受風力影響較大。
2. 微噴
覆蓋範圍較小,適用於局部灌溉,如蔬菜、花卉、苗圃或溫室作物等,出水量及壓力與噴頭噴灑相比,相對較低,水滴亦相對細小,霧化效果更加。可調整噴灑方向,器材種類變換與操作維護亦均較為容易,便於自動化設置及雜作使用。
▲噴頭與微噴示意圖
3. 穿孔管
又稱多孔管噴灌,是在管路上開設等距間隔的小孔,為低壓式噴灑灌溉方法。當穿孔管內部充滿水分時,水會從管壁上的細孔噴出,均勻灌溉田間作物,適用於集約管理或小區域作物,灌溉強度較大者,可用於行栽果樹之樹下灌溉。
4. 滴水
將水直接滴入植物根部,有別於噴灌系統,可降低滲漏量、地表逕流量及水分蒸發,對水分之保存具有不錯效果,但節水效果仍取決於作物種類、氣候、土壤及灌溉管理等條件。
▲穿孔管與滴水示意圖
本文參考資料:
1. 〈推廣省水管路灌溉之成效〉,《農政與農情》月刊,92年7月,第133期,https://www.moa.gov.tw/ws.php?id=3929。
2. 推廣管路灌溉設施,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,https://dryfarm.aerc.org.tw/DryPublic/。
3. 《第四篇-田間灌溉方法》,灌溉學識相關文件,農業部農田水利署,https://www.ia.gov.tw/zh-TW/service/FileDownloadList?a=151。